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車市乘用車總銷量呈現28年來的首次下跌,四大細分市場銷量增幅以雙位數率下降。不過,在紅利退盡后的“寒冬”中,新能源汽車卻異軍突起,成為難得的亮點——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79.2萬輛和78.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5.5%和68.4%;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7.8萬輛和26.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3.3%和139.6%。雖然新能源汽車占整個汽車行業的銷售比重不到5%,但其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前景已經得到了政府與業界人士的廣泛看好。
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如此矚目的成績背后,主要還是得益于各級財政補貼的給力支持。而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驅動轉向消費驅動,財政補貼逐步大幅減少甚至退出,這無疑激發了行業、企業、經銷商與市場的緊迫感和焦慮感。相信每一個相關車企都在考慮一件事,“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的出路在哪里?
面對新舊造車勢力交織博弈、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產業變局,2018年9月19日,一個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領途汽車在杭州正式發布時就提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雖大不強,由于片面追求電池高密度、高能量比、高續航的政策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安全隱患;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正在呈現‘啞鈴式’分布特點——一端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高大上’發展方向,一端是以中短途為代表的小型電動汽車發展方向,但無論選擇哪個方向,只有具備了差異化和強有力的產品線支撐才是成功的基礎?!?
關于這家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了真知灼見的新創品牌,朋友們或許會覺得十分陌生;但只要提到領途品牌的創始人——河北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會長、領途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平,相信廣大汽車業界人士都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傳奇人物又一次開始挑戰自己。
底蘊:造車"新兵不新"有夢想而非空想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21世紀之初——從最初生產汽車拉鎖配件,再到遷廠重慶成立汽車零部件公司,在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摸爬滾打二十余年的張立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心里始終有一個“造車夢”的張立平并不打算止步于此。
2008年,離開家鄉十年的張立平毅然回到故鄉——河北清河縣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創辦了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在創辦之初,御捷就確立了“堅持與主流車企差異化的產品和經營策略,持續為客戶提供好開好用小巧精美的產品,努力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勇敢的探索者,力爭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努·力”發展的“四字”戰略方針。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腳步,御捷在小型電動汽車的電動力系統核心技術集成、電池包安全管理、輕量化和新結構新材料研究應用、便攜式電池包產品研發、車電分離和電池包快換技術、智能網聯研發應用等方面,有了一些積累和突破。
不過,成績雖然喜人,但張立平對企業的發展還有著更高的要求。2017年7月,御捷成功獲得了新能源轎車資質,同年9月與長城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2018年6月25日,“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領途汽車有限公司”,掀開了產品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新篇章。
十年之后,張立平帶著雄心和抱負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謀求突破,雖面對諸多質疑卻越戰越勇、心志俱堅。
在領途十周年會議上,張立平提出“致力成為全球小型電動汽車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目標,他要求團隊要站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前瞻角度,不斷提升新技術、新工藝的獲取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電動汽車的特殊屬性,進一步提升整車輕量化技術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整車平臺化、模塊化、通用化、標準化能力,進一步提高提升整車電動力系統集成水平和效率,通過不斷進行產品技術創新和新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我們要實施汽車精品工程戰略,提升做汽車精品的意識標準眼界和高度,按照新項目重要里程碑的時間節點和品質目標,精心策劃實施,做精品做爆款!提升品質提升品牌!”張立平表示。
再出發:"一小二不三能"的大"野心"
“在巨變的生態里,只有快速進化,才能生存?!?
近兩年來,不少傳統汽車品牌扎堆于A00級電動汽車領域,并一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然而,由于他們在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水平、技術沉淀等方面上頗有不足,隨著補貼退坡和補貼門檻提高、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性能水漲船高,這些依賴補貼的微型電動車在2018年遭遇了“斷崖式”的銷量下滑,并且遲遲無法“翻身”。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參觀領途汽車工廠)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廣大三四五線城市及以下市場的老百姓對價格合理、實用性強的微型電動汽車有著天然的需求,但這不等同于“低質低價”,車企也必須推出技術非常先進、續航里程滿足需求、能夠讓消費者安心省心的精品小微型電動車,方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
事實上,做小車比做大車難,由于小車空間有限,在耐久、NVH方面都比較難做,特別是安全很難達到五星級標準,從目前全球市場上電動汽車產品來看,電動車安全堪憂,電動汽車燒車事故屢見不鮮,在安全設計方面遠遠達不到安全五星標準,更不用說達到精品電動汽車的標準,電動汽車與傳統車的差別不僅僅是動力總成的變化,也包括車身、底盤、總布置等一系列設計變化,是個系統工程,做好小型電動汽車既有它的挑戰性,也是巨大的機會。
據《電動大咖》了解,圍繞精品電動汽車的安全需求,領途汽車開發了EV-Safe途+安全架構技術并全程參與電池供應商的原材料、電池制造、BMS、系統集成的生產鏈,在功能和性能對電池進行高于國標5倍的全面測試。
精品電動小車的耐久性和一致性要與傳統燃油車看齊,領途汽車從精致設計、核心技術、國際合作、體系保障、人才團隊與工業4.0六大方面著手努力,打造“購車開心、駕車安心、用車放心”的系列化精品,值得一提的是,領途汽車創始于河北清河,那里是古代弓箭發明家張氏始祖揮公的故鄉,秉承創新和精益制造的揮公精神,領途在發展十周年之際,把總部的功能和汽車研究總院放到了無錫,汽車研究分院放到了重慶,并組建了一批來自知名車企的優秀人才和行業專家組成的核心技術團隊。美國硅谷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研究院也正在籌建中,未來將深入研究增電補能、智能駕駛技術,這保證了領途汽車的高品質、高標準、高效率。
另一方面,基于對三到五線電動汽車消費市場長達十年的探索與實踐 ,領途對小型電動汽車的產品特性和市場需求,比絕大多數“友商”都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正在努力推進“一小二不三能” 工程:“一小”就小型電動汽車系列化產品,“二不”就是不依賴國家充電樁、不依賴補貼,“三能”就是能夠支撐電池包快換的產品,能夠支撐電池包快換的技術裝置,能夠支撐電池包循環利用全產業鏈可復制的模式創新。
在商業模式創新上,領途汽車通過整車“快速換電”技術,降低消費者對充電樁的依賴;采取“車電分離”的銷售策略,通過租電、換電、按需配電等創新技術模式,降低消費者的整車購買成本;最后商業模式進一步開放,通過流量產品、配電、共享及金融等多元化產品,最終實現廠家、消費者、經銷商三方的“互利共贏”。
正是由于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儲備方面的未雨綢繆,使得領途汽車在品牌發布之際,便同步發布了五款小型精品電動汽車:包含兩款A0級和三款A00級產品。這五款產品中,四款能夠支持電池整包快換,一款搭載便攜式電池包。其中,領途K-ONE即將于2019年初率先正式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后領途汽車也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2018年9月21日,領途汽車與法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巨頭——法雷奧集團(Valeo)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包括48V系統等方面在內的技術領域展開合作;12月18日,領途汽車和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聯手,共同致力于包括動力電池模組、電池模組梯次利用及動力電池包運營等方面的合作。此外,領途汽車還將與什馬出行攜手開拓3-5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出行市場。
寫在最后
正是憑借在品牌向上的華麗轉身,以及在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精美、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行工具和服務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領途汽車在日前由汽車通訊社和一點資訊聯合主辦的2019 “智領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高峰論壇暨首屆智慧汽車年度大獎頒獎典禮上,榮獲了“品牌突破”大獎,可謂實至名歸。
在筆者看來,領途汽車主要有四點優勢:
第一是經驗優勢,領途通過十年小型電動汽車的市場實踐,最了解小型電動汽車市場需求和特殊特性,并具有把對市場的理解轉化為產品的能力;
第二是技術優勢,這樣才能夠建立起供應商的信任,從而提升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和服務優勢;
第三是成本優勢,領途有著出色的成本控制體系,能夠以更為合理的成本去滿足消費者需求;
第四,商業模式優勢,領途業已形成了"共同創業、共同發展、共同分享"的"三同"企業文化,通過三年運營目標激勵和股權激勵目標和辦法,在解決消費者買車貴、充電難等消費痛點的同時,為經銷商賦能,實現商業模式快速復制和可持續發展。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蔽覀冃老驳乜吹?,領途汽車正是在堅持以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和開拓創新的“工匠精神”的同時,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改進體制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而為“汽車精品工程”夯實了基礎,也讓這個要打造媲美國際知名品牌品質水準的小型電動汽車品牌,不負消費者的殷切期待。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